下载客户端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2024-12-24 14:43:58 现代+


岁暮天寒,露结为霜。十一月“凤凰好书”榜单如约而至,共有10种图书入选。《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从东瀛学者视角别开生面看江南,《明月度关山》以儿童视角呈现抗战历史;同样是美学大家的著作,《美书 留住阅读》深入探索书籍设计之道,《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则展现了工艺美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境遇;《夜雨修书:陈超和他的朋友们往来书简》记录了一代作家之间的交流和心路历程,《在遗忘之前告别》坦诚书写陪伴丈夫从失能生活到体面离去的人生道路,人与人的交往无论中西,都同样令人动容;《维吉尔之死》用古典故事改写人类哲学史,《爱因斯坦的战争:相对论如何征服世界》写相对论更复杂、更有戏剧性的历史;同样讲古老的文明,《苏美尔文明》阐述苏美尔文明的兴衰及成就,《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通过器物讲故事。本期榜单视角丰富,又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寒冷的冬日,不妨在室内享受温暖和精神盛宴。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点击书封直达购买链接-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日]中砂明德 著

江彦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BOOK REVIEW

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谢山青:

“人人尽道江南好”,不仅韦庄如是说,日本的文人也对江南无尽倾慕。日本的内阁文库、蓬左文库、尊经阁文库珍藏了大量关于江南的描述和研究,以至于从江户时代多有“江南等于文雅”的印象。本书作者中砂明德教授谙熟江南文化的诸多侧面——书画的流派传承、典籍的梓印传播、理学的发展传袭、昆曲的千载传唱……也浓墨重彩地推荐了王世贞、陈仁锡、董其昌、毛晋等文化大家。“能不忆江南?”

凤凰传媒副总编辑王振羽:

江南有多种多样的审视与解读,杏花春雨人家枕河的江南,鱼米之乡膏腴之地的江南,但东瀛学者中砂明德说江南却别开生面,他说江南的艺术、江南的学术、江南的出版、江南的市井、江南的宋明人物。他把福建纳入江南从朱熹说起,纵论《资治通鉴》所衍生出来的枝繁叶茂,他说苏州的董其昌,又说抗倭的戚继光,旁及茅坤、茅元仪、唐顺之等人的文人论兵,纵横捭阖,视野宏阔,娓娓道来,令人如坐春风。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明月度关山》

莫晓红 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BOOK REVIEW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刘宗源:

这是一部题材厚重、风格唯美的长篇小说,具有广阔的时空跨度,涵盖了缫丝产业、粤戏文化、异国求生等主题,充分还原了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岭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作品以儿童视角呈现民族的抗战历史,以一个家庭的动荡和离散,折射大时代中普通百姓的命运和遭际,刻画了中国少年身上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精神力,是一部难能可贵的童书佳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汪修荣:

小说时间跨度上,从上世纪20年代写到抗战爆发;空间上,从岭南写到南洋,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既表现了以松玉为代表的一群儿童在苦难中的成长,又书写了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和抗战进行的浴血斗争。家国情怀、水乡风景、异域色彩和戏剧文化融为一体,充满了诗意与张力。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美书 留住阅读》

吕敬人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BOOK REVIEW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王林军:

本书是当代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的设计思想文集,系其书籍设计45年的学术理念集大成之作,以其所见所思深入探索书籍设计之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书籍设计参与者、推动者之一,作者态度鲜明地指出装帧相对于书籍设计的局限性,秉持“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位,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的理念,以“美书 留住阅读”让读者感受书籍设计对于纸质阅读的助力。全书分书籍的整体之美、书籍设计3+1、信息视觉化与信息视觉化设计、教学思考、书艺对谈等七个章节,理论思考联系设计实践。良师益友篇收录作者与杉浦康平、贺友直等11位中外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交往,也可窥作者的书籍设计观,不失为一本生动鲜活的做书谈艺录。

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府建明:

“平生不识吕敬人,便做出版也枉然”,这句话用在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身上,应该一点也不为过。作为当代书籍设计的标杆性人物,吕敬人不仅以其众多精美的作品享誉业内,也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卓见闻名业外。这本著作集中呈现了他的审美意趣、设计理念、实操体悟等等,而他倡导的“不摹古却泡浸东方品位,不拟洋而焕发时代精神”,不独对书籍设计有点睛之效,即便对其他艺术门类也有极大启发。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

邱春林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BOOK REVIEW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王林军: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的最新力作,系“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上下两卷逾百万字,以翔实的文献和典型的作品图文并茂地梳理了百年来工艺美术概念、行业、产业的生成背景和发展历程,厘清了工艺美术与手工艺、美术、工艺、工业、图案、美术工业的关系,展现了工艺美术在20世纪三大社会转型时期(清末、民国、新中国)的历史境遇。全书以史为经,以陶瓷、织染绣、金属、漆器、雕刻与雕塑等重要工艺类别为纬,总结其工艺进步、审美变迁与产业成就,展现出中国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变革之路,填补了近现代工艺美术史研究的空白。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方立松: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国现代化生发的重要阵地,经历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在中西文化碰撞、新知与旧学交融并行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出复杂多元、矛盾融合、继承发展、转型探索等发展轨迹和历史特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邱春林先生所著《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分上、下两卷,按20世纪不同时段,依工艺美术各个类别,史论结合,细致全面梳理了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突出工艺美术实践与成果,并关涉其政策、思想、经济、文化诸多因素之影响,试图构建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知识框架体系,揭示中国工艺美术基于中国国情所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夜雨修书:陈超和他的朋友们往来书简》

霍俊明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BOOK REVIEW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赵阳:

这是一部以书信为切入点的当代诗史。《夜雨修书:陈超和他的朋友们往来书简》收录了诗人、诗歌评论家陈超三十余年与近百位师友的重要文学通信,这些书信为读者还原、构建起多歧为贵、蔚为壮观的当代中国诗学景观与人文知识分子档案。读信时,既读人,也读史,诗人、作家、文化学者在通信中认真乃至较劲地畅论创作、阅读、文化、哲学以及情感、人生、社会命题,书简本身就极具思想洞见与精神重量。用书信的方式打开文学史页,亲手触摸时代的质感与余温,字里行间氤氲着当代文化的灵韵,在这个意义上,《夜雨修书》堪称中国文学史一个不可重复的奇迹。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汪修荣: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陈超和他的诗人、作家、学者朋友之间往来书信200余封,以私人文本的独特形式真实记录了当代先锋诗歌和先锋文学的发展轨迹和一代作家的心路历程。它既是一部当代先锋诗歌发展变迁史,也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为主流文学史、文化史提供了大量鲜活、权威的补充和佐证。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维吉尔之死》

[奥地利]赫尔曼·布洛赫 著

梁锡江、钟皓楠 译

译林出版社

BOOK REVIEW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赫尔曼·布洛赫经历二战的硝烟,受时代所迫而流亡异国,但是他笔耕不辍,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跨越两千年时间,借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生命最后一日中的无尽思绪蔓延,传达出他对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破碎与矛盾的真切体会和深入思索,反映出一位真正的写作者和思考者的使命所在。这是一部伟大的意识流作品,也是一部融历史虚构和哲理于一体的现代经典。首个简体中文译本的出版,无疑将会引领我们更好地去认识这位曾被忽视的德语文学巨擘。

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袁楠:

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布洛赫集大成之作,耗时八年、五易其稿,然而却是曾被严重忽视的作家和杰作。布洛赫的时代给了他太多困惑与伤痕,他尝试用古典故事改写人类哲学史;他选择黄昏这样的时间点,讲述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临终前一日返回意大利,于病榻上思索人生和命运,并对其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去留做出决定。在法国《读书》评选的“理想藏书”德语文学中,《维吉尔之死》名列第一。它媲美《尤利西斯》,它体现了文学的伦理性和实验性。近80年来,本书为众多中文读者期待,首个简体中文译本终于出版。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在遗忘之前告别》

[美国]埃米·布卢姆 著

俞敏 译

译林出版社

BOOK REVIEW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这部书写生死抉择的回忆录,读来着实撼动心扉。埃米·布卢姆一直以小说创作而闻名,被赞誉为“美国当代雨果”,在这本书中,她以极大的勇气和坦诚,也以她一向凝练克制、情思和鸣的文笔,讲述她如何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丈夫前往瑞士,完成他所希冀的安乐死。在她淡雅的文字里,有不忍分离的泪水,有临别互拥的深深爱意,也有关于生命价值和临终尊严的探问,让这部回忆录更具哲学的深度。

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袁楠:

从阿尔茨海默到安乐死,从失能生活到体面离去,一个人要渡过多少医疗、法律和伦理难关,一个家庭要遭遇多少抉择、悲切和告别?本书是《纽约时报书评》《时代》 力推的年度力作,亦是读者票选的口碑之书。作者以极大勇气和坦诚书写自己和丈夫的一段人生道路。泪水与爱意环绕其间,她以冷静凝练书写无法言说的苦痛,为读者带来沙白、琼瑶等逝者同样引发的有关生死的沉思。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苏美尔文明》

拱玉书 著 

译林出版社

BOOK REVIEW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苏美尔文明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书作者拱玉书教授是我国顶尖的苏美尔研究专家,本书是其近四十年研究成果的精华,也是第一部由国内学者撰写的该领域研究专著。文献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拱教授能够释读楔形文字,利用一手文献进行研究,书中首次译介了一批苏美尔文献,让这本书在学术价值、学科发展史价值的基础上,也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

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府建明:

在历史教科书中,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常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因而众所周知。但国际史学界向来流行一句“历史始于苏美尔”,是因早在公元前3000余年时,苏美尔文明就达到了当时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高度。它历时1500余年,因种种原因而湮没,竟成历史长河中的空谷足音。这本著作依据丰富的考古和文献史料,详细阐述了苏美尔文明的兴衰过程及各方面成就,谈来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叹世道之沧桑。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

徐琳 著

译林出版社

BOOK REVIEW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大家通常会以为,故宫既然是明清两代的皇宫,那藏品自然也以这一时期的为主,在这个问题上,本书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在故宫的玉器藏品中,有大量明代以前的珍贵玉器,数量之多、质量之精,远超我们想象。本书由故宫博物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徐琳撰写,立足“故宫人讲故宫”的第一人称视角,既讲器物,也讲故事;既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也充满历史的温度。全书配有数百张精美图片,对广大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

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

作者以稀缺资源的独特优势为基础,以数十年专业优势和研究能力为根本,以历史与地理两个交叉维度,从考古细节与库房精品出发,深入阐释故宫玉藏的巨大魅力和美学光辉。语言精粹、畅达,装帧设计以读者为本,大气雅致,开卷后意趣盎然。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爱因斯坦的战争:相对论如何征服世界》

[美国]马修·斯坦利 著

孙天 译 

译林出版社

BOOK REVIEW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一本好的科学史作品,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本书做出了出色的示范,它不仅把相对论讲得极为清晰,更讲透了科学如何与我们的世界交织、碰撞,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相对论的诞生,或许在我们的印象中属于一位天才的孤独思考,但这本书展现了它更复杂、更有戏剧性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革命性物理学家的学术成就,更为科学突破民族壁垒,实现国际主义合作奠定了基础。它让我们再次意识到,科学之美,不仅在于它客观且可以被证伪,还在于它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凤凰传媒副总编辑王振羽:

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45周年,2025年是他去世70周年,也是他提出狭义相对论120周年、广义相对论110周年。《爱因斯坦的战争》不是悬疑小说,不是无厘头的故弄玄虚,是马修·斯坦利讲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爱丁顿所理解并冲破重重阻挠极力证实的故事,难得一见的非虚构文本。爱因斯坦是一位几乎所有人都熟知但又并不深知的大科学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面色苍白,留着长发,步态怪异,挺着将军肚,张扬的鬓角,浓密的八字胡,嘴里经常叼着一根雪茄,一支钢笔不是拿在手里就是插在口袋里,这是爱因斯坦给人的大致印象,但他既为人和善又超然物外,既才华横溢又有点摸不着头脑。带着一种心不在焉和冷嘲式的幽默感,爱因斯坦到处漂泊,四海为家,他在从日本来上海的途中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既挂心整个人类的命运,也关心具体的个人。对宇宙真理和世界议题的专注使他显得似乎不太关心眼前的事情。马修·斯坦利笔下的爱因斯坦从一战中走来,他的建议与付诸实践为终止二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整理 | 姜斯佳 陈曦

编辑 | 姜斯佳时芸

2024年凤凰好书11月榜 | 留住阅读,告别遗忘

编辑:姜斯佳

精彩推荐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