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填补相关领域空白!霍介格团队新出版专著为肿瘤患者解“神经毒性反应”之忧

2025-09-26 14:37:05 现代+

据了解,约有60%~90%的肿瘤患者在使用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时会出现神经毒性反应,更令人揪心的是,约30%患者的症状会持续数年乃至终身。近期,由江苏省名中医、江苏工匠、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霍介格教授团队编写的《抗肿瘤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出版,这也是国内首部相关领域的专著,为全面管理治疗相关神经毒性提供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支撑。

填补相关领域空白!霍介格团队新出版专著为肿瘤患者解“神经毒性反应”之忧

“化疗才到第3周期,手脚就又麻又痛,脚趾尖针扎似的疼,手连筷子都拿不住。”60岁的胃癌患者李先生回忆起去年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幸运的是,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西医协同治疗下,他不仅症状得以缓解,还顺利完成了后续抗癌疗程。

填补相关领域空白!霍介格团队新出版专著为肿瘤患者解“神经毒性反应”之忧

李先生遭遇的正是肿瘤治疗中常见的“抗肿瘤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ADIPN)。霍介格解释,在使用奥沙利铂、紫杉醇、硼替佐米等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患者中,60%~90%会出现神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觉迟钝,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进食等日常活动。更令人揪心的是,约30%患者的症状会持续数年乃至终身,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迫使患者中断抗肿瘤治疗,影响康复进程。

“以往临床多将这类症状归为‘化疗药相关周围神经病变(CIPN)’,但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疗法的普及,传统概念已无法涵盖所有治疗手段引发的神经损伤。”霍介格介绍,此次出版的专著首次明确提出“ADIPN”新概念,精准契合当前肿瘤治疗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全面管理治疗相关神经毒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填补相关领域空白!霍介格团队新出版专著为肿瘤患者解“神经毒性反应”之忧

面对这一临床难题,霍介格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预防—评估—治疗—康复”全程诊疗体系,其中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思路尤为亮眼。霍介格教授团队在书中深入阐释了中医对ADIPN的认知——将其归为“痹证”“麻木”等范畴,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理念。

李先生的治疗过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西医明确诊断后,中医辨证其属于“气虚瘀阻、络脉不和”,随即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内服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的中药汤剂,搭配针灸刺激神经功能恢复,再用中药外洗及贴敷直达病灶。

在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MDT门诊治疗后,短短两周,李先生的手麻症状明显减轻,脚趾刺痛缓解;坚持治疗4周后,他已能正常行走,顺利完成了剩余化疗周期。这种“内服+外治”的中西医协同模式,在专著中被详细收录,书中还系统梳理了中药单体、复方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部系统阐述ADIPN的专著,该书不仅填补了领域空白,更将复杂的医学理论转化为实用工具。从 ADIPN的临床特征识别、风险因素筛查,到中西医诊断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再到护理宣教与长期管理,书中构建的完整知识体系,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标准化指导,也让患者和家属清晰了解疾病防治要点。

“以前遇到神经毒性反应只能凭经验处理,现在有了这部专著,从预防干预到康复管理都有章可循。”有业内医生表示。而对患者而言,这部专著的出版意味着 ADIPN不再是“说不清、治不好”的顽疾,中西医结合的全程管理模式,正为他们在抗癌路上撑起一把“神经防护伞”。

通讯员 杨萨飒 季漪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通讯员供图)

精彩推荐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