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站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与“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健康惠民成为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江苏各地卫健部门推出了一大波健康惠民的好政策。看病少跑腿、服务更贴心、就医有温度,这些百姓挂心的“心头事”,在这些惠民实事中得到生动回应。我们推出“医疗惠民 守护健康”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江苏13地市,发现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展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以及就医获得感,书写健康惠民的温暖答卷。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宇)“真没想到现在住院这么方便!从凌晨急性阑尾炎发作入院,到出院结算,全程没交一分钱押金,没多跑一步路。”回忆起前不久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的就医经历,市民李先生仍难掩感慨。这是连云港市自2025年1月创新推出住院“4N服务”后,万千患者的共同体验——以“入院零押金、床位零等待、住院零陪护、出院零跑腿”四大举措,将医疗服务的温度与效率,融入住院全流程的每一个细节。
“以前住院,得先排队交押金,有次我爸急着做眼科手术,没带够现金差点耽误事。”在市一院眼科病房,刚陪父亲术后复查的王女士,对比今昔就医流程十分感慨。如今,随着“4N服务”中“入院零押金”举措落地,患者仅凭住院证就能快速办理入院,无需再为筹集押金奔波。
这一服务并非“零责任”,而是制度与技术双重护航的便民创新。“为保障‘零押金’入院服务的精准落地,市属医院同步研发智能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费用日清单,患者及家属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小程序、院区自助机随时查询医疗费用明细;病区配置的多功能自助缴费终端,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支付,让缴费灵活又透明。”市一院规划财务部主任臧玉美介绍。记者了解到,系统既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也通过信息化信用评估防控欠费风险——对经济困难患者提供延期还款,对恶意欠费者依法追缴,兼顾了患者权益与医院运营。
数据显示,“入院零押金”已覆盖市属医院79%的病区,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惠及2.7万名患者,其中仅市一院就服务超1.3万名患者,真正拆掉了住院“钱的门槛”。
除此之外,“一床难求”曾是住院就医的突出痛点,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让这一难题有了新解。市属医院打破科室壁垒,组建专业化床位调度专班,实行24小时动态管理。配套开发的智能床位监测平台“一网观全院”,实现全院床位资源“一屏统览、一键调度”。据统计,“全院一张床”推行以来,已为7004名患者精准匹配床位,推动市属医院床位利用率提升至89.79%,月周转次数达3.6次,候床时间大幅缩短。
住院陪护的压力,则被“零陪护”病房温柔化解。73岁的孙大爷因心梗入院时,子女正为请假陪护犯愁,而市一院的专业护理员让他们安了心——不仅照料生活起居,陪老人聊天解闷,还协助完成康复锻炼。“护理员就像临时家人,我能安心上班,不用来回跑。”孙大爷的儿子说。
患者安心、家属放心的背后是严苛的专业保障:作为江苏省首批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市一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已培养1000余名持证护理员,定期开展技能大赛与专项培训,连“老年患者起床先静卧30秒,再坐起30秒,最后站立30秒”的“三部曲”都有标准流程;市第二人民医院每月开展满意度调查,考核不达标者须再培训。目前,市属医院88.37%的病区可提供“零陪护”服务,累计服务患者12669人次,既减轻了家属陪护负担,又保障了患者获得专业、规范的照护服务。
“您看,这是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金额,发票和清单都在这儿。”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财务人员推着移动结算车来到李女士床边,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出院结算。作为新晋宝妈,李女士既享受了“零押金”入院的便捷,又体验了“床旁结算”的高效:“以前出院得抱着孩子排队,现在在病床边就办完,太省心了。”
这一“零跑腿”服务,源于“预出院”制度与信息化改造的结合——出院前日,医生护士提前核对医嘱与费用,做好结算准备;次日,移动终端直接调取信息,支持社保卡、移动支付等多种方式缴费。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试点数据显示,采用新流程后,患者平均出院结算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内,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300%。据悉,目前市属医院床旁结算使用率已达72%,2025年截至4月底,累计结算金额突破7.7亿元。这种将服务送到患者身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以前住院像‘依次过关’,现在更像‘一键通关’。”采访中,一位患者家属的话道出了众多人的感受。当“零押金”化解经济焦虑,当“床旁结算”省去奔波之苦,这些细节里的改变,正是医疗服务回归“以人为本”的生动注脚。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到2027年,全市住院患者“零押金入院”覆盖率将达70%,床旁结算使用率提升至85%,“我们的目标,是让住院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享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