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开门办公交”走进岱山片区,南京这场圆桌会议聚焦美好出行“最优解”

2025-09-24 19:35:16 现代+

“地铁7号线开通后,从地铁站到公司要走半小时,能不能给我们开条微循环公交?”“希望公交站台的顶棚宽一点,这样下雨不用打伞,公交到了直接就能上车。”“62路高峰期有很多老人挤着去菜场,能否开通个区间线方便他们买菜?”9月23日,一场主题为“美好出行‘最优解'”的圆桌会议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明义社区举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交企业、乘客委员及社区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如何让公交服务更贴近民生需求,为岱山片区公交优化出谋划策。这次会议也是南京“开门办公交”理念的一次生动写照。

“开门办公交”走进岱山片区,南京这场圆桌会议聚焦美好出行“最优解”

多部门持续关注保障房片区公交出行

位于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的岱山保障房片区,是目前南京最大的保障房片区,常住人口超12万。这里也一直是公交不断保障优化的重点区域。

截至目前,岱山片区周边共已开通地铁2号线、7号线、S3号线等7个站点,拥有62路、94路、182路等8条常日线公交,平均线路长度14.9km。虽然地铁没有深入社区核心片区,但居民乘坐公交到油坊桥、西善桥等地铁站换乘,前往新街口等区域已较为方便。

南京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已经连续十多年关注岱山公共交通发展。目前片区公交运行还有哪些不便和需要优化的地方?乘委会秘书长郎亮介绍,今年5月,乘委会委托街道、社区开展了专项调研,总结出多项居民诉求:恒永西苑、长盛西苑等片区主要依赖169路,出行不便;62路等公交线路班次不足、车难等;185路发车间隔时间不固定、等待时间长,到螺塘路、西善桥、天保等地铁站出行不便;姚南路企业职工通勤不方便;一些居民希望在小区门口增设站点等。

基于这些需求,乘委会提出185路调整路线、增加班次等建议,获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交企业进行多次实地踏勘,并先后组织三次专题会议,研究岱山片区公交优化方案。

公交这样调整行不行?企业带着优化方案来参会

南京公交集团智慧出行服务交通研究院院长陈阳带着优化方案来到现场。她通过大数据分析了岱山片区目前的居民出行需求、交通局限性,并结合现有公交运行情况提出了优化举措:保障高频骨干,合并优化低效线路,强化与地铁衔接。

“开门办公交”走进岱山片区,南京这场圆桌会议聚焦美好出行“最优解”

具体来说,对于62路、94路、169路三条跨区骨干线,保障高峰间隔不大于13分钟,其中62路高峰不大于7分钟,提供“快准精”高品质直达服务。136路与208路部分线路重合较多,运行低效,调整208路至润泰市场、整合136路。衔接螺塘路地铁站的185路间隔20分钟,拆分成两条“短频快”微循环运行。优化后,可降低重复里程17km,增加江胜路、西寇街盲区覆盖3km。这样优化调整后,在总运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岱山各小区公交出行达到“5·2·1”效果,充分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陈阳进一步解释,“5·2·1”就是从家出门到最近的公交站≤5分钟,坐公交到2号线地铁最长耗时≤20分钟,进城骨干线和主要接驳线高峰间隔≤10分钟。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一支队大队长周巍建介绍,交通部门将结合此次圆桌会议的各方建议,组织公交集团面向社会公众初步进行线路优化意见的征集,并对部分公交线路的运营服务状况、运力进行评估后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

据悉,今年以来,南京交通部门结合相关建言献策、民意诉求,已累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9条。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文/摄

编辑:陈海静

精彩推荐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