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刻书史》周生杰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内容简介
首先声明,这位“东郭先生”,可不是《东郭先生和狼》故事里的那位,而是清代画家王槩(1645—约1710)。
王槩,初名匄(一作改,亦名丐),字东郭,后改今名,字安节。秀水(浙江嘉兴)人。随父侨居金陵,他们家兄弟三人都是名震一时的画家。其中,王槩的山水画习龚贤的风格,松石以雄快取势,与当时名流汤燕生、李渔、程邃、孔尚任、周亮工都有往来。
也许正因为“画名在外”,芥子园主人李渔的女婿沈心友特别来邀请他,希望他以明末画家李流芳的版本为基础增绘画谱。李流芳的版本仅有43页,王槩花了3年编绘,将其增至133页。
画谱稿成之时,李渔正在杭州吴山养病,沈心友带着《芥子园画传》急急从南京赶来,请他过目。李渔一看,立马感觉这书不一般,说“不可磨灭之奇书,而不以公世,岂非天地间一大缺陷事哉?”要求女婿赶紧拿去刊印出版。
因为画谱镌刻于“芥子园”,发行时候就将其命名为《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共刊刻出版四集,初集刊于康熙十八年(1679)。李渔去世后,画传继续以“芥子园”之名刊刻,第二集和第三集刊行于康熙四十年(1701),第四集刊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前后历时一个半世纪。
该书问世后,在绘画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美术界几乎无人不晓,在彩色套印方面,更有其重要的地位,后人给以高度评价:“《芥子园画传》在绘、刻、印三者都达到了卓越的成就。它吸收了十竹斋水印木刻的传统方法,在某些地方,又提高了十竹斋水印的技术,作为版画的发展来说,《芥子园画传》在绘画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文颖 整理
编辑:张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