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的演进》
陈引驰
中华书局
2024年12月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
徐琳
译林出版社
2024年10月
故宫博物院拥有全世界最为完整、丰富的玉器收藏。本书按照时间线索,挑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玉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文化故事,以一部故宫玉器通史串联起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史,以“玉器”作为切入点,展示未曾间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本书由故宫博物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徐琳撰写,作者在三十余年的博物馆工作中始终致力于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通过“库房考古”的方式对故宫收藏的大量玉器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再研究”,体现了文博工作者的坚守与钻研精神。
《儒家思想》
[英]丹尼尔·K. 加德纳
译林出版社
2025年1月
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学说最早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后来主导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伦理。本书对儒家思想主要哲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清晰扼要的梳理,展示了它们在两千六百年来,对国家治理、科举考试、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深远影响。全书聚焦于孔子的两个关键的哲学主题:如何成就君子,如何求得善治,借此探讨了儒家思想在后世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的。与流行的儒学通识作品不同的是,本书特别设有儒学与女性的内容,既看到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也肯定了女性对于教育子女、涵养个体的道德观念,以及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
《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
阎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5年1月
《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是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阎安的最新诗集,收录了阎安近作120余首,分为五辑:“我们曾在玻璃上谈话”“技术风景时代的悬崖和空虚”“一条鱼的七种命运”“纸面具与黑暗”“梦想诊所和它的幸存之蓝”。阎安的诗歌中既有宽阔的历史眼光、深远的文化忧思,也有复杂的个体经验、对现实的深切关注。阎安用其特有的理性思考和语言经验,在文字中展现他对精神世界的想象与建构。诗集附录独家收录阎安答美国《非二元评论》的访谈,进一步介绍阎安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思想。
《心的表达》
李沁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5年1月
“精神分析是心与心的一场奇遇。”与现实生活的热闹喧腾相反,今天人们的内心常常是趋于闭锁和悲凉的。是否存在改变的可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要如何抓取那宛如岁月遗照般的记忆碎片,拼凑出有关自我的真相?要如何与幼年的自己相连通,帮助那个仍在我们内心的幽暗处无声呼喊的孩子渐渐长大?要怎样才能穿越几十年人生中最初保护我们但现在已妨碍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自造围城,实现自由表达和自如、自洽的生活状态?怀着对人性和人心的好奇,已经在美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的李沁云选择在34岁时重新去做学生,投身心理治疗行业,并将精神分析作为自己的一生志业。从学徒期的被治疗体验、新手心理咨询师经历,再到作为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候选人的感悟,《心的表达》记录了沁云从2017年至今在不同阶段的思考。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 整理
编辑: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