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会传染的“白色癌症”

现代+ 2025-01-09 15:54:25

1月9日,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有关会传染的“白色癌症”的内容,全文如下:

警惕!会传染的“白色癌症” image.png image.png

谈到肺结核,大家或许并不陌生,但是,你听说过它的“升级版”——耐药结核病吗?被称为有传染性的“白色癌症”的它有多可怕?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耐药结核病:

结核界的“学霸”

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DR-TB)是指结核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抵抗性的疾病。可以想象一下,它们是结核菌界的“学霸”,学会了抵抗常规抗结核药物的“技能”,变成了难以对付的“超级细菌”!

这些“学霸”结核菌比普通结核更难治愈,治疗周期更长,费用也更高,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耐药肺结核的症状

耐药肺结核的症状与普通肺结核相似,包括:持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和盗汗等。由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难度大,病情容易反复,因此患者可能会症状持续时间更长、病情更严重。

三、耐药结核病

是怎样“炼成的”

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主要有两大原因:

01

1.不规范治疗:

一些患者在治疗敏感结核病时,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反复停药或自行中断治疗。这样一来,结核杆菌就有机会在体内“修炼”出耐药性。

02

2.直接接触耐药菌:

如果不幸接触到耐药结核病患者排出的耐药菌株,并被感染,一旦发病就是耐药结核病。

四、耐药结核病 治疗注意要点

1.一旦确诊或者疑似肺结核,一定要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断和治疗。

2.治疗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治疗疗程长短根据耐药情况、患者基本情况不同从6~9个月至18~20个月不等。

3.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及痰涂片、培养、胸部影像学,观察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出院后(或开始居家隔离治疗)的3天内,请主动接受社区医生访视督导,获得治疗和康复建议;治疗期间,配合社区医生定期随访,反馈治疗效果。

五、如何预防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耐药结核病虽然有着“会传染的癌症”之称,但只要做到“两早、一规范、一避免”,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1.“两早”即早发现、早治疗。

任何疾病都是越早治疗越好,肺结核也不例外。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如持续咳嗽、咳痰、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2.“一规范”即规范治疗,完成疗程。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确保彻底杀死结核杆菌。

3.“一避”即避免接触耐药结核病患者。

尽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已知耐药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有必要的接触,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编辑:陈海静

精彩推荐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