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我们一般读者的心目中,诸葛亮一直保持着一种“多智而近妖”的形象。但《三国演义》毕竟属于稗史小说,虽然有史实做依据,却并不能视作信史。书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塑造,不仅过于溢美,甚至不免有神化诸葛亮之嫌。那么,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呢?历史人物传记作家朱晖的新著《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即试图解答这两个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是一部旨在客观叙述诸葛亮的一生,进而真实还原诸葛亮的一生作为的著作。朱晖写作此书,既注重深入剖析与独立思考,也善于从史料中发现各种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以自己的理解去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在朱晖笔下,诸葛亮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有着清苦的青春,十七岁即担负起一家的重任,扛起了整个家族的未来;他曾经隐居隆中,闭门苦读,熟知天下局势,是经世致用型的乱世全才,却并不愿将自己的一片忠心轻易托付。直到与刘备相识相知,诸葛亮才真正成为“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千古一相——一个从不轻言放弃的孤勇者,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逆行者,即便诸葛亮最后走上了神坛,“但那台阶上流淌着的,满是触目惊心的血汗与泪水”。
朱晖既善于读史,同时也能够敏锐地发掘出史料中所隐藏着的各种微妙之处。他说:“大人听故事,不能光看故事里双方说些什么,还要看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背景,还有双方的身份和处境,才能真正算是听懂。”引申到史料方面,就需要读史者认真爬梳,细致解读,不放过史书中任何的犄角旮旯。毫无疑问,朱晖不仅对三国的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对于三国的局势也称得上洞若观火,所以,朱晖结合三国的军事力量和巴蜀地理的形势,来剖析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显得尤其得趣,从中不难看出他的读史功力。
除了诸葛亮之外,对于三国中的其他历史人物,朱晖同样有着客观的认识。朱晖说刘备有执念,他虽然不失是乱世之英豪,但他的执念既是他成功的基石,也是他失败的根源。朱晖评价孙权懂融资、会止损、是精明的商人,他评价刘表是乱世之能臣,评价庞统长于帝王之术,并不是罗贯中笔下的大丑男……如是等等,都能够摆脱《三国演义》的影响,让读者耳目一新。
另外,针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著名桥段,朱晖也在立足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澄清。比如桃园三结义,朱晖指出三国时期结成异性兄弟,并不像刘关张三兄弟那样拜天拜地,而是去拜对方的父母,彼此结成通家之好。长坂坡之战的真相,也并没有说书人所谓的赵云的“七进七出”,张飞的“喝断当阳桥”,事实则是乱成了一锅粥,曹操和刘备的军队均被十几万恐慌的百姓冲散,只能各自为战,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战阵……
正像朱晖所总结的那样,是人就会犯错误,诸葛亮自然也不能例外。但诸葛亮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人生态度:只要认准一件事,就永远打不垮,吓不倒,干到底。尽管诸葛亮明知季汉无法对抗曹魏,尽管诸葛亮接手的是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但他不屈不挠,意志坚定;无论成败,至死方休——一个孤绝的灵魂,一次孤绝的奋斗,一路悲壮的逆行,“这,才是一个更加真实的诸葛亮形象”。
编辑: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