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评|雷军“恢复状态”,感谢支持也应感谢批评

现代+ 2025-05-10 13:08:06

快快评|雷军“恢复状态”,感谢支持也应感谢批评

5月10日早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这条微博迅速冲上热搜第五,可见网友对雷军、对小米的关注程度。此前,中国汽车质量排行榜最新公布,平均值以下14款车型中,排在最后的是小米SU7。这条消息同样上了热搜。

近来,“小米”和“雷军”之所以成为热点关键词,几乎到了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引人注意的地步,自然和一个多月前发生的高速爆燃事故有关。这起事故导致3名女孩殒命,小米电动汽车迎来严峻考验。雷军所谓“过去一个多月”,指向何处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车祸事故的“真相报告”尚未出炉,死者家属的哭泣声在网上仍未消散,相关企业也就未能真正走出舆论漩涡。

在相关语境中,企业的压力、企业高管的情绪问题,很好理解。不过,直面压力、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应有的担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困难和挑战,而事关品控的环节一旦出现疑云,更是会让企业面临考问。此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反躬自省、亡羊补牢、精益求精,方能真正化解危机。

雷军在微博文章里感谢表示关心和支持的留言,这不奇怪。人们也相信,温暖的话语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但雷军更应该感谢的,是客观的分析、严肃的批评。因为相比而言,站在公正公平立场上的“刺耳”之言,更催人反思、催人进步,也就更有价值。这也是不少知名企业征求意见或批评的核心原因。

这一个多月不好受的岂止雷军一人?

公众连续发出追问,不是要和哪个企业过不去,而是希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过硬,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现代快报/现代+ 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快快评|雷军“恢复状态”,感谢支持也应感谢批评


编辑:陈海静

精彩推荐
>文章排行榜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10080896号-12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